《大众日报》报道:六项创新确保百姓“ 看好病、少花钱”
来源: 作者: 日期:2010/10/23 3:11:13 浏览次数:8238
疗,倾家荡产,寄住在朋友家。他曾在当地综合医院住院 900多天,接受动静脉转流术、人造血管置换术等手术10余次,但皆无效,且病情恶化,左足溃烂面积达到足的 1/3。后来左小腿截肢,截肢后刀口处又溃烂,并且右足又患脉管炎,足凉、疼痛。2005年5月,济宁脉管炎医院为他免费治疗,每月还资助他300元钱,以解决吃饭问题,后又出资 3万多元资助他安装了假肢,让他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。
爱心奉献的张兴惠
1997年11月 3日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,获得了“文化扶贫奖”。
2005年1月,获首届“百名中华慈善人物”称号。
2005年10月 16日,第二届“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”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,当选为第二届“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”,是当年全国卫生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士。
2006年4月,当选感动济宁2005“十大慈善人物”。
2006年9月,被陕西省民政厅、慈善总会授予“三秦慈善奖”。
2007年元月,由中国质量协会、中华全国总工会、团中央、全国妇联、全国用户满意工程联合推进办公室等单位共同举办的2006年“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”评选揭晓,张兴惠成为卫生界专科医院唯一的获奖者。
2008年8月 16日下午,在中华世纪坛奥运文化广场,北京奥组委奥运村副部长邓亚萍、著名演员濮存昕引领张兴惠和其他九位爱心人士,将红丝带系在“关爱之心”的许愿树上。
突出贡献的张兴惠
1993年10月,被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特殊津贴,以此来表彰他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。
1996年9月,获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。
1997年6月 5日,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上,获得了“世界名医成就奖”。
2008年,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举行的第42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上,张兴惠撰写的“脉管炎新疗法”和“脉管炎病因学的新认识”的论文,以治疗方法独特、观点新颖而分别获得“国际传统医学功勋奖”和“国际传统医学人类医学终身成就奖”,并被联合国国际交流医科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。
2008年年底,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上,荣获“改革开放30年十大中医药事业发展杰出贡献人物”称号。
主持人:张中海 组 稿:闫丰进
电 话:(0531)82625149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
上一条新闻:六项创新确保百姓“ 看好病、少花钱” 下一条新闻:通过众多患者推荐,济宁脉管炎医院被评为 “百家公立改革创新医院”